受訪者:林雅穎(11歲)媽媽
接受言語治療年份:2015 – 2016
我家裡熱熱鬧鬧,有三個孩子,哥哥最大,接著是雅穎,最小的是妹妹。三個孩子各有各的性格,哥哥頑皮,妹妹活潑,唯獨雅穎,從小就文靜乖巧。記得雅穎剛出生時,特別容易照顧,不哭也不鬧,總是安安靜靜的。我忙著家務的時候,她會自己一個人在一旁玩耍,從不吵鬧,也不會來打擾我。那時候,我心裡還暗自慶幸,覺得自己真是幸運,有這麼一個乖巧懂事的女兒。直到雅穎一歲半時,我帶她去健康院打預防針。那天,護士跟我說,雅穎的發展好像比其他孩子慢一些,建議我帶她到智能評估中心做進一步的檢查。當時,我還不太擔心,覺得可能是雅穎性格比較文靜,發育慢一點也屬正常。
被診斷患有自閉症、整體發展遲緩和動作協調障礙
然而,經過臨床心理學家的評估後,我得到了晴天霹靂般的消息:雅穎被診斷患有自閉症、整體發展遲緩和動作協調障礙,醫生建議讓她入讀特殊幼兒學校。那一刻,我感覺整個世界都崩塌了,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。我無法相信,我的女兒怎麼會這樣?她的未來該怎麼辦?當時的我,根本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,甚至在心裡暗暗埋怨那位心理學家,覺得是他小題大做,故意誇大病情。直到我手中握著那份冰冷的評估報告,我才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。看著報告,我的心如刀割,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女兒的未來。
儘管雅穎的診斷讓我深受打擊,但我並沒有被困難擊倒。我深信,只要不放棄,積極尋求幫助,雅穎一定能夠進步。於是,我開始帶著雅穎四處奔走,尋求不同的治療和訓練。在雅穎兩歲多時,我們找到了「庭恩兒童中心」。中心的專業團隊和溫馨環境,為雅穎的成長帶來了希望。然而,帶著雅穎去中心接受訓練並非易事。當時,我們住在唐樓九樓的劏房裡,每次出門,我都要一手推著嬰兒車,一手抱著還不到一歲的小女兒,還要照顧著兩歲半的雅穎,來回九層樓梯,實在是舉步維艱。 那段日子,我常常感到自卑和無助。每次出門,不僅要帶上大包小包,狼狽不堪,還要忍受旁人的側目和非議。在公共交通車上,因為空間狹小,難免會與他人發生碰撞,因此也遭受了不少白眼和責備。由於經濟拮据,我每次都要提前準備好自製的飯盒,帶著雅穎完成訓練後,在公園裡簡單解決午餐,只為省下吃快餐的費用。坐在公園的長椅上,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,我常常感到心酸不已,那種滋味,只有自己才能體會。
治療初期,面對漫長的康復之路,我也曾感到疲憊和氣餒,甚至想過要放棄。就在我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,是中心的社工陳姑娘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。她不僅經常開導我,幫助我建立信心,還親自來到我家,陪我一起帶著孩子們去中心上課。後來,她更聯繫了義工團隊,幫助我解決了上下九層樓梯的難題,讓我能夠穩定地帶雅穎到中心接受治療。
治療師的專業讓我看到了希望
在治療師和社工們的幫助下,雅穎開始一點一點地進步。起初,她完全不會說話,我甚至擔心她是聾啞人士,但在言語治療師蘇姑娘專業、耐心和溫柔的指導下,雅穎在三歲時終於學會了「鸚鵡式」說話。那一刻,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感動,這小小的進步,對我來說卻是莫大的鼓舞,讓我看到了希望,也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:只要我們不放棄,雅穎一定能夠克服困難,創造屬於她的美好未來。
照顧孩子,本應是夫妻共同的責任,我也渴望得到丈夫的理解、配合和支持。然而,我和丈夫之間,卻有著難以彌合的鴻溝。每個星期,我帶著雅穎四處奔波,接受各種治療和訓練,回到家後,還要堅持為她做康復訓練,竭盡所能地幫助她進步。然而,我的丈夫卻對此漠不關心,毫不緊張。無論是下班後,還是休假在家,他總是坐在電腦前,沉浸在自己的小說世界裡,一看就是十幾個小時,甚至通宵達旦。除了對雅穎的治療漠不關心,丈夫還有一些讓我難以忍受的固執習慣,我多次勸說,他卻依然故我,絲毫不願做出改變。每當孩子們情緒波動,需要安撫時,他也只會笨拙地重複著「心肝寶貝」之類的話語,卻没有任何實際行動。我感覺他就像個長不大的孩子,越來越難以相處。
日積月累的矛盾,讓我們的爭吵變得越來越頻繁,我甚至多次心灰意冷地提出離婚。冷靜下來後,我開始意識到,也許丈夫也和雅穎一樣,有著一些自閉症的特徵。這也能解釋,為什麼他不喜歡外出,為什麼會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顧場合地大聲說話,做出一些令人尷尬的社交舉動。
丈夫邁出了重要的一步
在與丈夫相處的過程中,我經歷了困惑、爭吵,甚至想要放棄的時刻。全靠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曾太和社工陳姑娘的多次開解和輔導下,我開始學習用新的方式與丈夫溝通,並試著去理解他。我意識到,過去我常常用暗示的方式,希望丈夫能夠主動分擔家務,卻忽略了他並不擅長領會我的暗示。於是,我開始嘗試直接地向他提出請求,並且用清晰、具體的語言告訴他需要做些什麼。讓我欣慰的是,丈夫對於我的直接表達並沒有表現出反感,反而更加樂意配合。
此外,我也接受輔導的建議開始寫日記,記錄下丈夫對我的好。我驚喜地發現,原來在日常生活中,他也默默地為我做了許多事情。他知道我生氣時,會去街市買花送給我;結婚紀念日時,也會精心準備禮物。雖然他不善言辭,性格內向,但他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行動上。他非常重視家庭,每個月都會把人工全部交給我,用於家庭開支和孩子們的教育。
我開始漸漸明白,丈夫只是不善於表達,但他對我和孩子們的愛,一點也不比我少。我開始試著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,去發現他的優點。漸漸地,我們的夫妻關係變得越來越和睦,爭吵也越來越少。
「庭恩兒童中心」經常會舉辦各種各樣的家庭活動,鼓勵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參與。最初,丈夫總是拒絕參加,覺得那是浪費時間。但後來,他親眼見證了雅穎在中心治療師和老師們的幫助下,取得了顯著的進步,這讓他感到非常驚訝,也開始意識到及早訓練的重要性。於是,他也開始願意和我們一起參加中心的活動,邁出了重要的一步。現在,他會主動在假日帶我們外出,讓孩子們有更多機會接觸社會。雖然丈夫在某些方面可能表現出一些自閉症的傾向,但我相信,只要我們彼此理解,互相包容,用愛去溝通,就一定能夠克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。
雅穎讀書成績優異,更入圍了「黃大仙傑出學生選舉」
即使育兒之路並非坦途,但我從未動搖過心中的信念,始終相信,每一次的努力,都會為雅穎的成長注入新的力量,讓她一步步走向更美好的未來。雅穎的進步,也印證了我的堅持。她的成績,令所有人刮目相看:小四中文科勇奪全級第一,小五學年成績位列全級第三,更令人欣喜的是,她還入圍了「黃大仙傑出學生選舉」候選名單!這份榮譽,不僅屬於雅穎,也屬於所有關心她、支持她的人。
我至今仍清晰記得,當初社工陳姑娘鼓勵我的話語:「唔好覺得小朋友唔得,要相信自己的小朋友總有獨特的能力!」這句話,一直激勵著我,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對雅穎的信心。雅穎的成長,離不開中心的治療師和學校老師的悉心教導,也離不開「合唱團」的培養。每次看到雅穎自信滿滿地站在舞台上,用清澈的歌聲演繹動人的旋律,她仿佛天生屬於舞台,閃耀著令我欣羨的光芒。那些我未曾嘗試、甚至不敢想像的事情,雅穎都一一做到了!看著她不斷成長、突破自我,我心中湧起的是滿滿的欣慰和驕傲。
不要將孩子與其他小朋友比較
我想在這裏好好答謝黃生黃太,感恩有你們創辦中心,言語治療師給小朋友非常專業的訓練!臨床心理學家曾太改變了我對事物的看法、治療師和社工們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支持和鼓勵。這些專業的幫助和溫暖的關懷讓我在面對困難時能夠更加堅定。我從中心的講座和諮詢中學到了如何更有效地管教和支持孩子,也學會了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。在你們的帶領下,中心所有職員都十分親切,還記得中心姨姨絹姐,也會主動關心小朋友和家長的需要。感恩遇到你們,帶給大家好多溫暖。
我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其他家長,不要放棄對孩子的信心。也不要將孩子與其他小朋友比較,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成長的步伐,我常常就著雅穎一分一分的進步,給予她稱讚和肯定,這種態度讓雅穎獲得了更大的成就感。我相信,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,我的信念來自我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和信任。只要家長能夠給予足夠的愛、耐心和支持,不論是困難的生活環境,還是家庭內部的分歧,一定可以創造奇蹟。這份堅持和信念,正是我想要傳遞給大家的最大訊息。